三秦都市报-秦闻讯(杜成轩 记者 陈飞波)11月27日,在西安市雁塔区第十小学少年科学院劳动种植基地,学生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红薯大丰收。从今年5月至11月,雁塔区第十小学1300余名学生历时160多天,陪伴一株株红薯茁壮成长,共同见证了它们成长的点滴过程。学生们在田园中探索,在劳动中成长,感受自然的野趣与生命的奥秘。
据悉,在雁塔区第十小学,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一年四季,劳动的欢歌回荡在校园中:翻地开挖,浇水施肥,种植收获……孩子们铆足了劲,将一株株小苗种在田间,也将自己的希望一同播撒。
收获的时节到了,在校领导、班主任老师的亲身实践和协助下,学生们沉浸于劳动的愉悦与收获中,不一会儿,地上就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薯。孩子们额头满是汗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当孩子们带着满筐的红薯回到餐厅时,立刻化身“小厨师”,开始了红薯美食制作之旅。清洗、削皮、切块……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经过一番努力,香喷喷的红薯美食出炉了,香甜的烤红薯、软糯的红薯饼、可口的拔丝红薯……
“以前我只知道红薯好吃,没想到红薯的生长还有这么多奥秘。”“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知道了红薯生长的背后蕴藏着许多农业科学技术,还掌握了种植红薯的方法,真是既涨知识又涨技能!”……同学们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劳动实践,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明白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劳动教育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雁塔区第十小学积极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展现校园学习形式、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师生从课堂到田间,从书本走向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劳动课程实践,从播种到收获,从食堂烹饪到学科融合,同学们沉浸于生长记录、绘画分享、产量估算等过程,充分感受春华秋实、夏耘冬藏。劳动教育被赋予新的活力与内涵。
雁塔区第十小学以“生态育人,阳光成长”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少年科学院劳动生态基地”和“爱心园”为依托,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并组织校园种植节、校园收获节等主题实践活动,根据时令特点和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生产劳动,切实提高了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灵活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