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穿越20年的教育对话——程翔老师再度执教《将进酒》

穿越20年的教育对话——程翔老师再度执教《将进酒》

2024-12-04 12:21:19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陈飞波 见习记者 雒骋宇 郭子荻)12月3日,陕西师大附中携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省教科院高中与学前教育研究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共同举办“生长的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路径与成功范式”专题研讨活动。

时光回溯到2003年,在全国高等师范学院语文教学法的研讨会上,一位名叫程翔的特级教师站在讲台上,他激情四溢地执教了《将进酒》的公开课。这首诗,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20多年后,同样的讲台,同样的《将进酒》,但程翔教授已两鬓斑白,而当年那些听他课的孩子们,如今已长大成人,甚至有不少也成为了人民教师。

程教授站在讲台上,风采依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与严谨。他的教学风格严谨务实,每一个解读都落到实处,仿佛能引领学生们踏入李白的精神世界。在解答学生们的疑惑时,他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将思维引向深处,点亮了学生们心中的求知火苗。

在课后,程教授谦虚地表示:“在这20年间,我也在进步,也在成长。其实,每一位教师都会在每一次的授课中成长。”对于语文教学,他有着独到的见解:“教师的教学,首先是放在共性上,语文教学不是展示个人的风格特点,而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学习运用的基本方法。文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其次才是一门艺术。”

为了致敬程翔教授,陕师大附中语文教师樊瑾老师也精心准备了《将进酒》的公开课。她深知,这不单单是一堂语文课,更是教育精神的薪火相传。在课上,她鼓励学生大胆吟诵,踊跃发言,让学生们能读懂诗,更是让学生们走进诗境,走进大诗人李白的心境。

樊瑾老师在课后感慨地说:“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沿着程教授照亮的路继续前行。我力求把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语文的挚爱、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传承下去。”这堂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以实际行动向程翔教授致敬,让这一文坛经典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在两场令人回味悠长的公开课后,程翔教授做题为《生长的语文》的专题报告。他稳步走上台,虽两鬓斑白,但身姿挺拔,目光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睿智与从容。他幽默地说:“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不就说的我吗?”引得台下众人开怀大笑。待笑声渐歇,他又缓缓开口:“但是我觉得当老师有一个特殊的感觉,就是心态永远年轻,心理永远不老。”

程教授对这三尺讲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借用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讲台爱得深沉。”他确实做到了每一堂课都用心去浇灌。20多年来,他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负责的认真态度,一直深耕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他的这份精神,感染了每一位在台下的老师。  

程教授做完报告后,台下掌声雷动。陕师大附中为程教授颁发了“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科建设首席指导专家”证书,老师和学生代表也为程教授献上鲜花。这一刻,不仅是对程教授教育生涯的肯定,更是对教育精神传承的美好祝愿。  

(编辑:李溢涵)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