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践行教育家精神——身边的好学校丨西安市碑林区友谊小学:5年里,我们一直走在爱的教育路上

践行教育家精神——身边的好学校丨西安市碑林区友谊小学:5年里,我们一直走在爱的教育路上

2025-01-07 10:22:3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吕云涛)教育理念是前行的灯塔,但是学校原先的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是马西蓬2020年到西安市碑林区友谊小学任校长时的深刻感受,也是他寻求学校突破发展的基点。

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通过对学校文化的梳理,学校个性化优势的挖掘,以及未来发展的预期,“以爱育爱,启智润心,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最终被确定为友谊小学新的办学理念。在首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马西蓬真诚地对大家说:“友谊小学是每位师生的‘家’我们要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用智慧开启知识的大门,用心灵润泽品德的养成。”

5年里,在这一理念的引领和浸润下,友谊小学如同涅槃重生,羽化成蝶,翩然于碑林区这块教育的高地。学校一举入选首批西安市“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实现了从名不经传到家门口好学校的华丽转变。学校精气神充盈,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活力不断释放,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回流的学生越来越多,办学口碑也越来越好。5年,是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成长,是师生们不断奋进的美丽画卷,学校由此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不断书写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提升硬件环境育人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5年来,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校门口安装的隔离带、隔离墩、语音提示柱,改变了过去门口车辆拥堵、学生在车流中穿梭的危险景象;校园里重新改造了教学大楼,更换桌椅,修缮操场,铺设草皮,改变了过去老旧校园的落后面貌。

学校给每间教室、部室配备了最先进的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课堂活力四射。教师轻触屏幕,图文、动画瞬间呈现,抽象知识变直观,学生理解更快。互动环节趣味十足,抢答、批注激发参与热情,课堂从 “单向灌输” 转为 “双向奔赴”,学习效果显著提升。电子阅读机内置海量书籍,能满足不同孩子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有声阅读功能助力低年级学生无障碍 “听书”,培养语感。学校还安装了6个开放图书柜,课间休息时,孩子们能随手翻阅喜欢的书籍,让碎片化时间充满书香,它打破借阅限制,随时开启阅读之旅,激发阅读热情,营造自由阅读氛围。

美化、绿化、亮化、科技化……由内而外,从书本到信息化,学校焕发了勃勃的生机,成为一所现代化学校该有的样子。“学校面积虽小,但是精致。”每一个参观过学校的人都会这么说。

教学革新  创新育人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马西蓬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与策略。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他敏锐地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后与教师交流时指出:“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互补,教师要做好引导和启发。”随后,马西蓬在全校做了“如何让小组合作有效、高效”的专题培训:科学分组,确保组间均衡;教师明确分工,设立组长、记录员等角色;设计适配任务,紧扣教学目标且具趣味性、探究性;过程中适时引导;最后多元评价小组表现,激励学生持续投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了学校课改的常态化。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让浓浓书香飘逸在校园,学校在南京晓庄学院童向朗读专家教授王宗海的支持下,成为“童向朗读教研基地”。学校一直开展“用朗读教语文”的课改实践,老师以围绕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朗读内容、方式和评价,帮助儿童理解文本、掌握朗读技巧,让朗读真正成为儿童表达自我、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课改实践中,学校每学期开展“用朗读教语文”教学探讨课、观摩课,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朗读水平,马西蓬身先士卒,在学校主题活动中,他带头进行朗诵表演,积极参加朗诵比赛,在2024年西安市碑林区教师朗诵比赛中,以突出的表现晋级市级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朗诵方面的培训,定期开展教师朗读比赛,教师们的朗读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吴丽亚、赵丽萍、张琨、余筠萍、王茉、高扬等老师均获得“国家高级朗诵测评师”称号。2024年,马西蓬带领教师代表赴四川省德阳市参加了首届全国小学“用朗读教语文理论与实践研讨暨成果交流会”,并做了详实的课改报告。

学校还引入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如项目式学习、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师资培优质量育人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马西蓬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为教师们搭建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投入,每学期都选派骨干教师到杭州、重庆、成都、上海等地参加各种培训课程,更新教育观念,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近两年来累计外派教师二十余人次。另一方面,开展“踏浪工程”师徒结对、教学基本功大赛、骨干课展示等活动,以老带新,以赛促教,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5年来,张锟、吴丽亚、熊梅君、郑阳获得“碑林区教学能手”称号,吴丽亚、尤媛媛获得“碑林区思政标兵”称号,袁红娟获得“碑林区思政骨干”称号,王茉、熊梅君老师被聘为“国培计划”小学数学授课专家;郑阳老师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分别被评为市级一等奖、区级特等奖,李瑾老师的劳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被评为碑林区一等奖,李想老师在科学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碑林区一等奖,王茉老师在小学数学学科现场命题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马西蓬被评为“非凡十年教育风华”陕西教育创新发展特别贡献人物 、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先进个人。

这些荣誉是友谊人汗水和智慧的凝结,更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文化铸魂  活动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以校名为着眼点,构建了“友善立德,情谊立信” 的校训,“立志成才,彬彬有礼”的校风,“坚守初心,细致耐心”的教风,“自信刻苦,儒雅规范” 的学风,潜移默化地育人育心。走进校园,绿树成荫,处处可见文化的印记,洋溢着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着汉服,舞霓裳,忆盛唐,谱华章”2023年5月30日,学校开展 “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汉服古韵,文化传承”华服盛宴暨大唐集市义卖活动,全校600多名师生全部身着美丽的汉服,游走于历史长河,穿越“长安集市”,与汉唐文化进行一场美丽的邂逅。2024年5月18日,尤媛媛老师带领身着汉服的学生代表参加由西安市文化旅游局和体育局共同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共同迎接八方来客。“让唐诗回家—诗梦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碑林区朗诵协会副主席辛广一袭白衣,带领全校近千名师生、家长齐诵《将进酒》,豪放洒脱、荡气回肠,舞台上,孩子们诵诗起舞,用好的遇见,播撒文化的种子。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我们的教育要让每个孩子变得自信”。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发掘每位学生的优点,学校大力开展“文明小标兵”“学习小明星”“劳动小卫士”“体育小达人”等评比活动,并坚持做到每个月进行一次表彰,马校长亲自颁发奖状、奖品,这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积极性。孩子们如同茁壮成长的幼苗,向着阳光,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全面发展特色育人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友谊小学一直坚持特色化发展,在陕西省红拳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学校成为了碑林区第一家“红拳文化传承基地”红拳已经成为友谊小学独特体育文化,渗透到每位师生的心里。

每天大课间,马西蓬和全校师生同练红拳;课余时间,孩子们在一起“切磋”技艺;6.1儿童节,开展全校红拳比赛……学校红拳队还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参加中华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峥嵘岁月 百年铸魂》等公益展演。2024年8月,学校红拳队参加了第十八届国际红拳传承人展演交流大赛暨第十届青少年红拳大赛,在156个代表队激烈的角逐中,取得了骄人成绩! 学校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传承先进单位称号,荣获红拳大赛团体一等奖、集体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在个人赛中,王瑞麒荣获1金1铜,李灿野、杨辰悦等6位学生分别荣获1银1铜的好成绩,王伟祺、李东朋、曹国栋等12名同学分别获得2铜的好成绩,这些荣誉背后,是野蛮学生的体魄,更是对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除了红拳,篮球也是友谊小学的特色。2021年3月25日,陕西省篮球协会主席王立彬为友谊小学“篮球训练基地”授牌。作为陕西省篮球协会授予的陕西省首个中小学校园篮球训练基地,友谊小学篮球社团与校外培训机构密切合作,聘请有过职业球员经历的高水平年轻教练修海滨、王岩松指导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篮球技能训练,让有运动天赋的孩子找到了展示的舞台。2021年8月,学校荣获杨陵区u队篮球赛“三英对抗赛”冠军,2023年,在碑林区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暨中小学篮球比赛中,学校更是荣获小学男子组冠军、女子组第六名的好成绩,2位男篮队员董钰坤、马文成分别荣获MVP和得分王称号。

学校足球队也屡获佳绩,荣获2022年碑林区青少年足球联赛女足季军,男足第五名,2名女足队员高子怡、郭梓航荣获“最佳射手金靴奖”;荣获2023年碑林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季军,高子怡再次荣获“最佳射手金靴奖”。

“以前自己很胖,个子也不高,转到友谊小学后,才爱上了篮球!”戴寰宇同学说,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同样梦想成为职业球员的,还有足球社团的高子怡,她已经入选了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女足集训队。

家校携手,以爱育人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同时,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作专题讲座,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家长进课堂等,增进亲子关系,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通过这些举措,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也越来越好。

(编辑:舒悦峰)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