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将全面了解学生视为教育工作的基石。家访是我和学生、父母之间沟通的纽带之一。因为春节孩子回老家过年,线上家访便成为了我与学生家庭深度沟通的重要桥梁。小羽,便是我此次线上家访的对象。他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平时尊敬师长,对运动充满热情,然而,在学习方面,专注力不足成为了他进步的阻碍。
决定对小羽进行线上家访后,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回顾他在学校的种种表现。小羽有着尊敬师长的美好品质,每次见到老师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对于老师的教导也总是虚心接受。他乐于助人的品质也让同学们都十分喜爱他,同学遇到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然而课堂上,小羽常常在听讲十几分钟后就开始走神,目光飘向窗外或是摆弄手中的文具;写作业时,遇到难题便容易分心。这些特点让我明白,小羽本质上是个好孩子,只是需要找到提升学习专注力的方法。
为了让这次线上家访更有成效,我提前和小羽的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电话沟通,约好了晚上八点进行视频家访。在等待连线的过程中,我再次整理了小羽在语文学习上的具体问题,比如阅读理解时容易遗漏关键信息,作文内容有时不够丰富等,同时准备了一些提高专注力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切实帮助到小羽。
晚上八点,我准时发起视频通话。很快,屏幕上出现了小羽略显紧张的脸庞,身旁是他面带微笑的爸爸。“老师好!”小羽和孩子爸爸齐声说道。我微笑着回应:“你们晚上好呀!最近大家都还好吧?”简单的问候后,我们的线上家访正式开始。
我率先打开话题:“小羽在学校可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总是积极帮助同学,运动方面也特别出色,为班级争得了很多荣誉。不过,老师发现小羽在学习过程中,专注力方面似乎有些小挑战。小羽,你自己有没有察觉到这个问题呢?”小羽微微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知道,我也想认真学习,可是有时候就是忍不住会分心。”
听到小羽的回答,我接着问:“那你能和老师说一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分心吗?是在做语文作业的时候,还是上课听讲的时候呢?”小羽思考了一下说:“上课的时候,有时候窗外有声音,我就会忍不住看过去;写语文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目,我就会想着别的事情。”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说道:“小羽,老师能理解你的感受。其实很多同学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就像你在运动场上跑步,只有专注于前方的目标,不受周围干扰,才能跑得又快又好,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这时,小羽的爸爸说道:“老师,我们也发现这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老是不专心,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我们说过他很多次,但是效果不太好。”我点了点头,说道:“您别着急。孩子专注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我们老师和家长要一起努力。小羽在语文学习上的这些问题,和专注力不足有一定关系。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细节入手,帮助他慢慢提高专注力。”
接着,我们围绕提高小羽的学习专注力展开深入探讨。对于课堂上容易分心的问题,我建议小羽尝试使用“专注力训练本”,在老师讲解重点内容时,边听边简单记录关键词,通过动手加深注意力。同时,在心里给自己设定专注目标,比如这节课要专注听老师讲十分钟,逐渐延长专注时间。
针对写作业分心的情况,我提议小羽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学习前将桌面清理干净,只摆放当次作业所需的文具和书本。制定作业完成时间表,每完成一项作业,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休息五分钟,看看自己喜欢的运动小视频,以此激励自己更专注地完成作业。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先做好标记,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集中精力思考,或者向父母、老师请教。
在语文学习方面,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建议小羽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阅读练习,阅读时可以拿一支笔,边读边圈画出关键信息,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能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写作文时,鼓励他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进去,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丰富作文内容。
小羽的爸爸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老师,这些方法听起来很实用,我们回去一定监督小羽好好执行。”小羽也在一旁坚定地说:“老师,我会努力做到的。”
我微笑着鼓励小羽:“小羽,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你在运动方面那么优秀,只要把这种坚持和专注的精神运用到学习上,肯定能取得很大的进步。而且,老师会一直陪着你,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问老师。”
时间在热烈的交流中悄然流逝。在结束视频通话前,我再次叮嘱小羽:“小羽,老师期待看到你在学习上越来越专注,不断取得进步。加油!”小羽笑着回答:“谢谢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小羽的爸爸也再次表达了对我的感谢。
关闭视频后,我深知这次线上家访只是帮助小羽成长的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持续关注小羽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方法,帮助小羽逐渐提高学习专注力,在语文学习以及其他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次线上家访,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发生在三尺讲台上,更延伸在与学生家庭紧密相连的每一次沟通中。通过这小小的屏幕,我与小羽一家的心紧紧相连,共同为小羽的成长助力。(作者:西安市莲湖区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语文教师 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