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陈飞波)春季开学起,西安市全面启动学生课间15分钟活动,并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政策。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积极响应,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创新性地将“1+2+X”小团队模式融入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在课间不仅玩得开心,更玩得有意义。
从“无序”到“有趣”
课间15分钟,曾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但也常常因缺乏引导而显得无序。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通过“1+2+X”小团队模式,三位老师分别负责课间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安全保障。这种模式不仅确保了孩子们的安全,更让课间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玩传统游戏“跳房子”,还有的在分组进行趣味接力赛。整个操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1+2+X”模式:让课间活动更有质量
“1+2+X”小团队全员育人模式是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创新之举。“1”代表班主任,“2”代表学科教师及学校其他教师,“X”则是根据活动需要灵活加入的家长及社会志愿者。
从2017到2025,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用八年时间,让“1+2+X”小团队工作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内心,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中,努力践行全员、全过程育人新模式。
如今,“1+2+X”小团队全员育人也全面应用到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老师及家长们深度参与到课间游戏设置中,为孩子们设计了20余种益智游戏,小团队老师带领自己的“专属孩子们”体验各种感兴趣的游戏,这种模式不仅确保了课间活动的有序开展,还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满足了孩子们的运动需求。
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让孩子们在课间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目前,学校正在进一步优化课间活动,下一步将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对室外运动场地进行划分,合理利用空间,将体能、益智等大小运动相结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
传统游戏回归:让童年更有“味道”
为了让孩子们的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学校还特别开设了“小时候·趣味拾遗”片区,将跳房子、丢沙包、抓石子等传统游戏引入课间。记者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玩起了这些经典游戏。
“特别好玩,我最喜欢跳房子了,我们还组成小队进行比赛呢。”
“我以前只在故事里听过这些游戏,没想到这么好玩!和同学们一起玩,感觉特别有趣!”
“这些活动让我和爸爸妈妈更加有话题了,以前妈妈给我讲她们小时候的游戏,总是理解不了,现在,我也体会到了妈妈小时候的快乐。”
……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着课间的快乐,大孩子带着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开心地游戏,一片欢声笑语。
家长点赞:孩子更爱上学了
课间活动的创新不仅让孩子们受益,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一位三年级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以前总说课间没什么好玩的,现在每天回家都会兴奋地告诉我今天玩了什么游戏。感觉孩子更爱上学了,身体也更健康了。”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总校长罗坤表示,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举措,确保孩子们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长。通过增加体育课时、优化课间活动,学校不仅希望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也希望体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课间15分钟不再是简单的休息,而是孩子们释放天性、培养兴趣的快乐时光。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活动设计,学校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