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郭子荻)近日,由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师生团队主持的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新事记——乡村vlog对乡村文化的影像叙事与智媒体传播研究》圆满收官。该项目以青年视角创新乡村文化表达,通过Vlog影像记录与智媒体传播双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深耕田野:Vlog捕捉乡村变迁真实脉搏
自2024年5月启动以来,项目团队深入宝鸡凤翔、蓝田焦岱等典型乡村,将镜头对准田间地头、民俗节庆与普通村民生活。师生们通过细腻的影像叙事,记录下非遗技艺传承、农事耕作场景、古村建筑修复等鲜活素材,用主题Vlog串联起乡村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的双重图景。
技术赋能:智媒传播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
项目团队突破传统传播壁垒,针对抖音、微信视频号、B站等智媒体平台特性,制定“短频快+强互动”传播策略。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优化视频剪辑节奏与叙事结构,使作品流量大幅度提升。评论区涌现出“想带家人去体验”“原来乡村这么美”等高频互动,成功唤醒都市群体对乡村的文化认同。
产学研共振:理论实践双突破助力振兴
项目成果不仅停留在传播层面,更形成学术研究闭环。团队发表的《智媒体视角下乡村Vlog对乡村文化的影像叙事》论文,构建了乡村影像叙事评价体系,提出“情感共振+场景沉浸”传播模型。此外,他们还获得了一项软件著作权,并在国家级赛事中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充分展示了项目的实力和成果验证了创新路径的有效性。
“我们用00后的镜头语言重构乡村叙事,让传统文化找到与数字时代的对话方式。”项目负责人任青青老师表示,团队已与乡村建立合作,未来将开发“VR云游古村”“AI民俗解说”等深度交互产品,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数字经济转化。
随着《乡村新事记》的破圈传播,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开始关注乡村文化IP打造。这场由高校师生发起的“乡村影像实验”,正在为乡村振兴打开一扇充满想象力的数字窗口。
当青春创意遇见古老乡土,当数字技术激活文化基因,《乡村新事记》证明:乡村振兴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文化叙事方式的革新。期待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让中国乡村在数字时代讲出世界听得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