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吕云涛)3月8日,陕西省“践行新课标 学科育新人”名师大讲堂2025年首场活动(小学语文专场)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精彩启幕。来自小学语文领域的全国名师、专家学者、教研员、名校长,以及全省各地市教师共500余人开启共研精品好课、推动深度学习的全新教研新篇章。
国家督学、陕西省教育工委原书记、厅长,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希文,陕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原陕西省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海明,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顾问、西安市教育局原正局级巡视员张创荣,延安市教育局原副局长李进科,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常务会长潘燏,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专家名师理事会理事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小学校长理事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总校长罗坤,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专家名师理事会副理事长、铜川市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钱冬义,全国名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曹爱卫和省内专家名师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国家督学、陕西省教育工委原书记、厅长,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希文表示,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长期坚持以名师大讲堂为载体,聚焦新课标落地,学科育人,构建了专家引领、名师示范、教研协同的培训平台,形成了全科育人、全面育人的陕西好做法。他希望老师们坚持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断学习创新,做教育教学的探索者;加强交流合作,做语文事业的推动者。
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常务会长潘燏表示,“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为一线教师搭建了共学共研的成长平台,希望老师们珍惜与名师面对面的机会,争做新课标落地的“火种”,带动更多同行共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面对AI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人应如何做?在一些深度场景,基础教育又该如何应用?如何把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应用到基础教育的具体场景之中?”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小学校长理事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总校长罗坤提问道。他表示,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为所有成员校的语数教师配备了贴身指导的“AI教研员”,将“经验式教研”升级为“数据驱动的标准化赋能”,助力教师从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成长。
据悉,此次“名师大讲堂”活动将持续三周、为期共计六天,将分别开展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三个学科的专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