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陈飞波)3月14日,由西安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西安经开第七小学圆满落幕。活动以“AI赋能,点亮课堂”为主题,通过现场观摩、创新课堂展示、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经验交流、专家主题报告等形式,全景式呈现西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本次活动中,AI数字主持人带领与会人员沉浸式体验创新课堂。来自西安经开第七小学、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的三位教师巧妙运用人工智能、5G互联、VR沉浸等数字技术,对教学场景进行深度重构,让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和黑板,以更鲜活、多元的方式“触手可及”,为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兼具视觉震撼与思维启迪的盛宴,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重塑教学流程的宝贵实践范例。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分享了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典型经验。该校融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AI大模型分析技术,为每位教师配备专家级“AI教研员”,构建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精准反馈-教学改进”的全流程闭环,从学校层面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操经验,彰显了数智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赋能价值。
活动现场还对2024年度全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及获奖教师进行了表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苗启广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系统性拆解AI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精准教研的实践路径,分享了AI教学智能体、智能学情诊断等诸多成功应用案例。苗教授的报告为广大教师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探索实践、全面提升数字素养明晰了方向。参会教师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纷纷表示将通过加强数字技术培训、强化教学实践应用、参与数字化教学研究、强化数字社会责任等措施,稳步提高自身数字素养,从容适应人工智能掀起的教育新浪潮。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近年来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咸阳市和商洛市教师代表共同参与,通过搭建跨区域交流互鉴平台,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深化西咸、西商两地教师交流合作,共同推进西咸教育一体化和西商教育协同发展。
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以及西安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数据局、市科协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教育部门以及市级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学校代表约400人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