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成东丽)为全面展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健康服务中的创新实践与成效,3月10日、11日、13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中省主流媒体齐聚西安、渭南,围绕“儿科建设与服务”主题,深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合阳县妇幼保健院和甘井中心卫生院展开采访,旨在挖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果,推动区域儿科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服务惠及万千群众
3月10日,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实地走访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儿科门诊、儿童神经康复科、儿童保健科、远程会诊中心等多个核心科室,与医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医护人员、患儿及家长深入交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通过整合儿科、儿保科专家资源,为早产儿、免疫缺陷患儿等特殊群体提供“一站式”评估与接种服务。截至2025年2月28日,门诊已接诊66133人,年接诊量约13000人,有力保障特殊儿童“应接尽接”。
在儿三科病区,儿科护士长牛春艳介绍:“病区定期开展活动,通过绘画、唱歌等方式,减轻患儿病痛,改善就医体验。”该院儿童保健科下设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中医保健、康复、心理行为五个亚专科,开展营养分析、高危儿童干预、心理行为评估等丰富服务。
医院党委书记杜证伟表示,医院通过开设六大专病门诊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儿非必要检查与用药,同时聚焦孤独症、遗传代谢病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提供早期筛查、个性化康复等综合服务。这些举措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为儿童健康成长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合阳县妇幼保健院 重点对儿童孤独症筛查 早发现 早干预
作为孤独症复筛定点医院,合阳县妇幼保健院充分发挥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作用,与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紧密协作,共同推进0- 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工作。
3月11日上午,合阳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张亚峰介绍,自承担筛查任务以来,医院不断优化筛查流程,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医护人员识别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筛查档案管理,提高筛查效率与准确性。同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家长对儿童孤独症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在甘井中心卫生院保健门诊,记者看到医生正在为几名儿童进行孤独症筛查。作为孤独症筛查的初筛机构,该院承担辖区581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医护人员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播放有关孤独症的视频、入村开展孤独症知识专题讲座等向社会公众和儿童家长普及孤独症的基本知识。截至目前已筛查522人,筛查率达到90%。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适儿化”就诊环境 处处彰显人文关怀
3月13日上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曲江院区门诊楼,儿童舒适化诊疗中心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医院为患儿打造了非常舒适的就医环境。在输液区,输液椅已改造为绿色的输液长椅,输液过程中孩子可坐可躺,整个输液区域设计颜色鲜艳,“卡通味”十足。
医院负责人介绍,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建设的儿童舒适化诊疗中心,在建筑物外部设计和内部装饰融入趣味化设计元素,采用多元化色彩表达。设置了儿童打卡点,眼科科普互动空间,儿童卡通式病区环境。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轻儿童在诊疗过程中的生理疼痛与心理焦虑,优化家长体验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强调“无痛、舒适、人文关怀”的诊疗全过程。
在新生儿病区,记者隔着玻璃看到一个个小宝贝正在保温箱里安然熟睡。新生儿科主任张莉介绍,新生儿科目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新生儿科,也是全国第一批新生儿特色保健专科、陕西省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和救治中心,与心脏中心、儿外科合作,常规开展ECMO技术、新生儿先心和外科手术,成功救治过24周600克极低体重的“巴掌”早产儿。儿保科是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开设了西北地区首家儿童发育行为病区。
医院以“两个医院”建设(生育友好医院和儿童友好医院)、“两个中心”创建(国家区域辅助生殖中心和国家区域产前诊断中心)、“两项健康行动”(早孕关爱行动和青少年“明眸皓齿”行动)、“两项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为持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以患者体验为导向,医院推行多样化人文护理举措,将人文关怀深度融入临床护理过程中,把人文关怀理念固化为医院文化,着力塑造人文医院品牌形象。医院将持续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切实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西安市儿童医院 为区域(西北)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儿童就医服务改革,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立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及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保障不同地区儿科医疗资源能够有效均等化。3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的西安市儿童医院。了解到,目前这里是陕西省、西安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院前急救及管理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
启动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以来,该院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提高疑难危重症诊治水平;加强科研投入,提升科研能力;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优化医疗服务布局,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牵头成立“陕西省儿童医疗联合体”“西北儿科联盟”,截至目前成员单位为104家,成员单位遍布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内蒙古、西藏等地。
建立了会诊、转院、培训、巡讲、“一对一”帮扶等5大工作机制,实现了预约挂号、检验结果互认、远程会诊、急危重症救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六个绿色通道,做到专家共享、科研共享、临床共享、信息共享、教学共享的五个共享。推动区域内儿科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儿科骨干力量的培养、适宜技术的推广、儿科主要疾病的临床研究、儿童预防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
为各大院校及西北地区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近三年,科研课题立项300余项、总经费2000余万元,获批国家专利50余项;牵头制定国家级指南3部;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SCI文章最高影响因子41.44;获得多项省级及国家级奖项。据西安市儿童医院院长许鹏介绍,西安市儿童医院将持续发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职责,发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急危重症转诊、紧急医学救援、基层帮扶支持、医务人员进修培养、深化医改任务、一二三级预防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融合、科技创新、维护公益性及遵纪守法、承担指令性任务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提升整个区域内儿科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省全力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全省现有妇幼保健机构118个,建成省市县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37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33个,“横向一县一中心、纵向省市县全贯通”的标准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覆盖全省。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累计受益孕产妇新生儿700余万人次,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累计救助各类出生缺陷患儿近4000人。多维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全省新生儿访视率达到98.31%,3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5.99%,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7.28%,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6.91%,开展基层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孤独症、新生儿安全等试点工作,持续实施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营养包有效服用率保持在90%以上。试点开展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等7件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进全省助产机构全面建立生育相关服务身份核查制度,认证核验设备配备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