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翌晨)陕西金融监管局认真落实金融监管总局相关工作要求及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战略部署,指导辖内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4年末,辖内股份制和外资银行服务自贸区企业各项贷款余额4125.96亿元;外贸企业贷款余额403.58亿元。
优化服务流程 打造特色便捷的金融服务机制
该局引导辖内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和资源禀赋,完善管理体系,强化机制保障。
中信银行西安分行、光大银行西安分行、渣打银行西安分行等机构通过与海关“单一窗口”服务平台系统直连,运用大数据进行电子化审单,实现跨境货贸付汇的无纸化流程,为企业申请“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加速客户跨境业务办理流程,促进贸易结算便利化,极大提高自贸区企业的通关质量。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创新搭建跨境电商收款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实现收款合计200多万美元,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规范安全、快捷高效的资金结算服务,建立跨境金融新渠道。星展银行西安分行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优质企业跨二线结算便利化流程,帮助自贸区企业客户提高境内收付款效率,加快资金流转。
创新服务产品 打造专属优质的信贷支持方案
该局指导辖内股份制银行持续完善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开发设计契合“一带一路”客户需求的专属金融方案,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增强。
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先后落地了全国首单“长安号票运通”“央行•跨境票据通”等票据金融创新业务,为本地企业出海布局,提供“资本项目账户+跨境人民币”境外放款组合方案,向中欧班列涉农民营企业提供坚实跨境金融支持。民生银行西安分行为轻资产小微外贸客户提供特色线上化融资支持,“出口e融”特色融资产品实现5户授信审批及提款落地。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推出“出口数据贷”产品,着力解决外贸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成本高、期限不灵活、操作效率低”等难点问题;推出“浙商数据保”产品,给予企业相应纯信用授信额度,无需提供抵质押强担保,小企业客户最高可获批额度2000万元,公司客户最高5000万元。
运用科技赋能 打造安全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工具
指导辖内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拓展贸易融资场景,加快外贸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
招商银行西安分行科技赋能汇率避险业务,打造“招银避险”服务体系,开发“招银避险交易平台”,2024年3季度上线“出口闪贷”线上化融资产品,授信获批4户,授信额度1169万元。汇丰银行西安分行运用总行无缝对接客户系统的技术支持,推出创新的智慧供应链、装运前供应链、电子商务服务等数字化融资方案,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下一步,陕西金融监管局围绕贸易全产业链、外贸小微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打造金融创新高地,为谱写陕西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