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郭子荻)3月26日,在西安浐灞绿地小学的绿地书屋内,王梓沐、梁艺张、唐骁腾、苏语识、吴欣芮 5位“三秦学生记者”遇到了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在这场特别的对话中,年过八旬的肖云儒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探索的窗口。
捕捉灵光:有灵感的时候一定要去写作
"当你们有灵感的时候一定要去写作"肖云儒俯身与三秦学生记者们展开了对话,"那些转瞬即逝的感动,就是写作的种子。"他向三秦学生记者们讲述了他对于“灵感与创作”的感受。对于他而言,有灵感就会去写作,“不写都睡不着觉”,此话一出,在场的三秦学生记者们哈哈大笑。当说到在异国他乡听到《月亮知道我的心》这首歌的旋律时,肖云儒的眼中泛起了光芒:"当时我立刻对随行记者说,这就是头条——文化输出才是国家最好的自信",三秦学生记者们屏息凝神,仿佛听见了丝绸之路上穿越千年的驼铃声。
书屋逐梦:把中国故事写得比敦煌壁画更绚烂
谈及少年志向,肖云儒说道:"今天我来到学校,看到了我梦中的地方。"他坦言最朴素的愿望不过是"天下太平,书桌安稳",却正是这份纯粹,造就了肖云儒在文化上的造诣。现场忽然响起清亮的童声:"那您现在的梦想呢"?肖云儒笑脸盈盈望向提问的三秦学生记者答道:"希望你们接过笔,把中国故事写得比敦煌壁画更绚烂。"
现场采访中,三秦学生记者表现出了充分的自信,三秦学生记者王梓沐表示:“我采访肖云儒爷爷时,他提到的关于他小时候梦想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内心满是感慨。在采访之前,我对肖云儒爷爷已有一些了解,知道他在文化领域成就斐然,却从未想过探寻他儿时的梦想。当与爷爷面对面交流,听他缓缓讲述那些年少时的憧憬,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肖云儒爷爷的经历也让我明白,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和毅力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三秦学生记者苏语识则表示:“以三秦学生记者的身份采访肖云儒爷爷,他的耐心答复,让我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承宛如一座桥梁,横跨过去与未来,承载着先辈的无穷智慧,从古老习俗、诗词歌赋,到民间技艺,皆是民族瑰宝。这次采访,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未来,我会主动探寻更多文化知识,将来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让文化的光辉在我们这一代更加耀眼夺目。”
窗外春光明媚,书架上,肖云儒创作的《八万里丝路云和月》专著静静伫立。这次短暂的交流,让文化的火种已悄然种进三秦学生记者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