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吕云涛)汉城湖畔传雅韵,长安少年诵华章。4月9日,西安经开第九小学“诗韵中国·薪火相传”国学诵读活动开幕。全校师生以铿锵之声叩响历史之门,以赤子之心对话先贤,在唐诗的婉约中感悟生命哲思,千载文脉浸润童心,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盛宴在朗朗书声中徐徐展开。
少年观物 志启山河
二年级学子以铿锵之声演绎伟人早年诗作,展现从草木情怀到家国抱负的认知跃升。《咏指甲花》中“独爱渊明骨,风流酷似霞”的咏物抒怀,被孩子们读出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菩萨蛮·黄鹤楼》里“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苍茫气象,则在齐声诵读中激荡出惊涛拍岸之势。“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情壮志与少年们挺直的脊梁、坚定的眼神,勾勒出新时代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图谱。
童声探春 诗心萌动
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年级的稚嫩童声如破土新芽,目光清澈如泉,将《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惜春之意,化作抑扬顿挫的诵读韵律。当《春夜喜雨》的朗朗书声书声响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在上空流转,孩子们用清脆的嗓音描绘出春雨润物的细腻图景。表达了对古典韵律的本真体悟,恰似春风化雨,让千年诗意在童声呢喃中焕发新生。
北国抒怀 胸怀天下
三年级全体学生以气吞山河之势诵读《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八字如惊雷乍起,将北国风光的雄浑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江山如此多娇”的深情咏叹中,孩子们以手势遥指苍穹;及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磅礴收束。这篇诵读不仅是诗词记忆的复现,更是将“胸怀天下”的格局意识深植少年的心田的教育实践。
湘江问道 中流击水
四年级学子联诵两阙经典,以诗词为舟楫溯流历史长河。《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世纪之问,被孩子们读出了超越年龄的深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宣言,则迸发出直冲云霄的锐气。转入《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铿锵誓言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壮志豪情交相辉映。
征途如炬 薪火永续
五、六年级联袂呈现的长征组诗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七律·长征》的诵读声起,“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宣言如黄钟大吕,少年们以渐次递进的声浪演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乐观气概。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句响彻天际,“钟山风雨起苍黄”的历史画卷在诵读声中铺展,“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理升华,被孩子们诠释出超越文本的深刻意蕴。百名学子齐诵“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时,紧握的拳头与坚毅的目光,昭示着红色基因在新一代血脉中的赓续传承。
活动尾声,全校师生肃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童声、师声、乐声交织成撼天动地的声浪,孩子们稚嫩的面庞上写满庄重,清澈的眸子里跳动着赤诚的火焰。这一刻,国学诵读的千年文脉与国歌承载的民族之魂完美交融,传统文化浸润的温润儒雅与红色基因滋养的铁血担当,共同铸就了新时代少年挺拔的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