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高速 “荧光绿” 十二时辰护通途

高速 “荧光绿” 十二时辰护通途

2025-04-16 18:58:3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凌燕 王雪 记者 赵丽莉)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交界地带,陕西交控绥定分公司的绥定高速如黑色绸带,连接着大漠与城市。每日清晨5时30分,靖边路产养护管理中心院内,清脆的工具箱扣合声准时响起。身着荧光绿反光背心的巡查一班四人整齐列队,开启十二时辰的守护,践行“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使命。

破晓:承载责任出发

“牛玲,再去复查有裂缝的地方,上行 K1268处的纵向裂缝得赶在升温前处理好。”班组负责人闫人一边往巡查车放置防滑链,一边仔细叮嘱。晨光中,车身上“中国公路”标识格外醒目,车斗里10余种养护设备摆放得整整齐齐,副驾上的巡查日志记录着近三日排查出的6处道路隐患。90后巡查员李毅拿着卷尺跳上车询问:“闫班,今天能让我独立操作边坡监测吗?”“先把昨日无人机传回的影像数据整理好。”引擎声响起,他们赶在朝阳之前踏上了巡查之路。闫文投身巡查工作 13年,累计巡查里程超9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23圈,其间更换了3台巡查车。

正午:细致巡检之路

四月的靖边段高速,地表温度虽未突破零度,却裹挟着沙粒的凛冽寒意。巡查车在 K1270+300处稳稳停下,安全员牛玲迅速下车,捡起路上的一块塑料布说道:“绿化区的这些障碍物,对司乘人员的驾驶影响特别大。”成员们熟练地摆好反光锥,闫文半跪在裂缝路面,用专业工具精确测量:“宽度 3.2毫米,深度15厘米,符合立即修补的标准。”李毅举着执法记录仪全程录像,镜头里,他们的荧光绿背心被盐霜析出明显纹路,后颈的汗珠顺着衣领不断渗入工作服。闫文边记录边强调:“可别小瞧这毫米级的变化,去年就是及时处理了类似裂缝,才成功避免了一次路基重大隐患。”

暮色:雨中紧急救援

下午5时,巡查车行至梁镇收费站附近时,暴雨突然倾盆而下。“应急车道有车辆故障!”牛玲透过雨幕敏锐捕捉到双闪灯光。李毅立即开启警笛并减速慢行,闫文毫不犹豫地冒雨布设警示区。只见一辆抛锚轿车斜停在弯道盲区,司机正在雨中艰难地更换轮胎。“先穿上反光衣,到我们车里等!”闫文递上雨衣后,转身从工具车取出液压千斤顶。三人在雨帘中紧密分工协作,一人手持指挥棒疏导后方车流,一人用手电筒照亮作业区,一人熟练地拆卸破损轮胎。15分钟后,车辆顺利重新启动司机摇下车窗感激地说:“你们来得真快!”这样的突发救援,他们平均每年要执行10次。

子夜:冰面紧急除险

今年2月的一个凌晨,巡查车在桥梁处突然紧急刹车。“路面有反光!”闫文凭借18年的丰富巡查经验,立刻判断出异常。下车查看后发现,背阴处渗水在低温下结成了薄冰。“马上启动应急举措!”闫文迅速摆放声光交通锥,李毅赶忙卸下融雪剂,牛玲认真记录现场情况。牛玲因冰面湿滑不慎摔倒,但顾不上疼痛,将车流量、桩号、面积等信息一一上报。当第一辆货车碾压融雪剂安全通过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他们跺着冻僵的双脚,相视而笑。这样的“子夜排雷”,是他们冬季巡查的常见场景。

靖边路产养护管理中心内,“先进集体”的奖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过往司机的手机相册里,也留存着这些“荧光绿守护者”的暖心时刻。他们日复一日地坚守,为高速公路编织起一张安全网,奋力书写着“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新时代交通答卷。

(编辑:吕媛媛)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