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银行西安鄠邑区支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
4月13日,在富平县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工人正忙着将冷库里的最后一批柿饼打包整理、发往外地。
“富平柿饼既是一个阳光产业,也是一个富民产业,极具发展前景。2012年,我从国企离职后就决定回乡创业,并认准了柿饼这个产业,一直做到今天。”陕西新农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乔彬彬回忆说,“从看好这个商机,到开始着手干起来,我们遇到了缺人才、缺设备、缺资金等诸多难题。”
就在乔彬彬为流动资金短缺一筹莫展之际,邮储银行富平县支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经过沟通,银行很快就为他发放了一笔3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乔彬彬用这笔贷款开始收购柿子,加工柿饼。从最初贷款3万元到现在每年贷款100万元,乔彬彬的甜蜜“柿”业越做越大。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汇聚,以一系列有力举措助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
4月初,记者在铜川市耀州区看到,现代农业产业种植区接连成片。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铜川市农资农机市场规模超12亿元,但春耕资金“卡脖子”问题让不少农户犯了难。
“种子、化肥、农机检修……样样都要钱,但传统贷款审批慢、门槛高,急得人直跺脚。”4月12日,耀州区新兴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马爱国说。关键时刻,工商银行铜川分行派专人赴合作社调研,在48小时内将200万元贷款汇入耀州区新兴农机合作社账户。
为精准推进金融服务直达农户,3月底,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积极创新,推出工银兴农贷系列特色贷款产品,涵盖“陕西粮食购销贷”“陕西农贸贷”“陕西农资贷”。这3款贷款产品聚焦小微商户在粮食购销环节、农贸行业运营以及农资销售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为符合条件的商户量身打造线上融资服务方案,有效解决其资金周转难题。这些贷款产品一经推出便快速在全省范围落地开花,截至3月底,工银兴农贷“陕西粮食购销贷”“陕西农贸贷”“陕西农资贷”投放突破1亿元,为许多涉农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
通过政策引领,陕西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出贴合乡村振兴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乡村的每个角落。如:中国银行西安鄠邑区支行推出“银行+担保”模式为农户提供贷款;长安银行安康分行推出美丽乡村贷等。
除了创新信贷产品,陕西金融服务模式也在不断优化。日前,人民银行汉中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体系、优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开发出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产品。各金融机构先后推出了“乡村振兴成长贷接力贷”“稻渔贷”“元胡贷”“柑橘贷”“苗木园艺贷”“生猪贷”“粮菜贷”等系列贷款产品,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陕西省累计评定信用农户63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覆盖率达100%,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782.7亿元。这些都为陕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金融动能。下一步,陕西省还将继续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协同配合,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