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从“封闭花苞”到“盛放百合”:一位心理教师十年的心灵拼图

从“封闭花苞”到“盛放百合”:一位心理教师十年的心灵拼图

2025-04-22 18:28:4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陈飞波)“老师,这个‘心情盲盒’里的纸条说‘今天想和你分享一片云彩’!”在西安市经开第二学校的“贵生一隅”心理发展中心,阳光穿过窗台上的绿萝,洒在学生们绘制的心理漫画和彩色千纸鹤上。专职心理教师刘盼正和同学们整理“心灵树洞”收集的小秘密。这个以老子“贵生论”为设计理念的空间,每天都会迎来不少“心灵访客”。  

政策落地有实招:把“心”的教育种进日常

“现在的孩子更需要‘心灵营养’。”有着10年心育经验的刘盼翻开工作笔记,截至2025年春季学期的72例个案记录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被多次标注。作为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基层践行者,经开二校把“心有爱 智无涯”的理念融入日常:语文课上演心理剧《按下“快进”的人生》、体育课设计“信任背摔”团体游戏、美术课用曼陀罗绘画疏导情绪,就连数学课也有“压力值统计”的实践课题。最让家长们点赞的是每周开放的“家庭教育研究院”,四年来累计为300多户家庭解答“育儿困惑”。有家长感慨:“原来和孩子聊天要‘蹲下来听’,比报补习班更重要。”

危机干预有温度:三级响应的“心灵救援”

“叮铃铃……”每个新学期,学校都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测评。通过分析报告,预警系统的筛查指标显示七年级学生小雨(化名)存在三级预警风险。一场三级联动的“心灵救援”迅速启动:心理教师刘盼立刻与小雨开展面谈问询进行初步评估,了解其近期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等,并对评估结果建立“爱心档案”,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测评结果、评估情况等;同时协同班主任、家长制定了个性化干预方案。刘盼老师和班主任连续两周往返家校调解亲子关系,学校联合医院为小雨制定“心理治疗+学业辅导”方案。“就像拼拼图,每个环节都不能缺。”刘盼说,通过“医教协同”机制,小雨用四个月时间走出阴霾,如今不仅重返校园,还加入了心理剧社团。

该校的“红黄绿”三级预警系统更是织密防护网:通过日常行为观察、专业量表测评、教师定期访谈,2025年学生主动求助率明显提升。“就像给心灵做‘体检’,早发现才能早干预。”刘盼展示着系统里的动态追踪档案,每个孩子的心理成长都有“专属记录”。

创新融合有亮点:让每个学科都成为“心育载体”

在心理剧社团的排练厅,小雨正和同学们彩排《勇敢绽放》,她饰演的角色从“封闭的花苞”蜕变成“尽情绽放的百合花”。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学校独创的“心智教育”模式——自主研发的《心灵成长》校本课程成为“必修课”,《生命乐章》入选省级精品课资源库;“心理+戏剧”案例获全国奖项,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理解与表达。数据显示,该校92%的教师都参与过心理教育教研,形成“全员心育”的校园生态。

“当看到曾经躲在角落的孩子主动拥抱同学,当听到家长说‘孩子愿意和我聊心事了’,就知道我们做的事有意义。”刘盼指着荣誉墙上的“全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优秀案例”证书说。如今,校园里的“心理角”摆满学生自制的解压玩具,走廊的“心灵树洞”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小纸条,操场上的“心育游戏”成了课间新时尚。正如校长常说的:“教育不仅要教孩子解数学题,更要教会他们解‘心’的方程式。”

教师档案:刘盼,西安市经开第二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经开区教学能手,苏芸茹“名师+”工作坊成员。深耕心理健康教育10年,获省市级论文、课例奖项15项,主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课题结题,案例入选全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优秀成果,被学生称为“校园心灵摆渡人”。近年主要成果包括:2021年获陕西省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2022年获西安市 “中小学阳光心灵”大展演一等奖、2023年获西安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024年获全国 “大有杯”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文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国家级期刊。

(编辑:舒悦峰)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