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她用10年时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小事”

她用10年时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小事”

2025-04-23 10:12:2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罗文艳 记者 胡琳)“焦馆长,焦馆长……”4月21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道办事处斜口小学,刚下课的孩子们突然朝着校门口奔去,“故事大王”焦美宁又来了。

作为临潼知阅绘本馆馆长,这是焦美宁与斜口小学孩子们约定好的故事课时间。

“焦馆长,今天给我们讲什么故事?”孩子们仰着红扑扑的小脸,眼里满是期待。

焦美宁晃了晃装着绘本的帆布袋说:“《吃书的孩子》《绿孔雀》……你们自己挑选。”

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选了《吃书的孩子》。

“亨利可不是普通的男孩,他吃起书来比吃糖果还带劲”焦美宁模仿着大口吞咽的动作,惹得孩子们咯咯直笑,她边讲故事边引导:“书可以‘吃’,不过不是真吞进肚子,而是用心阅读、消化、吸收。”“我一年级就听焦馆长讲故事,印象最深的是《老鼠娶新娘》,就是这个故事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让我在写作文时敢大胆想象了。”三年级学生吴妙若说。

“通过听故事,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从坐不住到沉浸其中,有些还学会了分享和互助。”斜口小学校长邓瑞娟说,“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对我们的教学也有新的启发。”

48岁的焦美宁从小就爱阅读。“小时候我想看新书了,就从家里的菜地摘些菜拿到集市去卖,换来的钱就买上一两本书,特别知足。”

2015年3月,焦美宁创办临潼知阅绘本馆,先后购买了1.5万多册图书,每天放学,这里都成了孩子们阅读的港湾。为了让更多乡村孩子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焦美宁开始推广阅读,她创新课堂形式,将普通阅读课变成趣味故事会。当家长发现孩子变得主动学习后,质疑“看闲书”的声音逐渐消散。同年11月,焦美宁萌生进校讲故事的想法,“焦馆长公益故事会”由此诞生。

“2015年12月9日,永远难忘。”在行者街道小寨小学首场公益故事会后,焦美宁在校门口驻足良久:“那么多期盼的眼神,让我第一次真心感受到绘本故事的迷人之处。”她暗下决心:让公益故事会走进临潼所有小学和幼儿园。

每场故事会,焦美宁都会精心选择书籍。“《爷爷的樱花道》让孩子们知道了传承,理解了孝道;《幸福小铺》让孩子们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焦美宁说,小小绘本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结尾的留白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随着故事会越讲越多,焦美宁成立了“爱阅妈妈”志愿服务团队,十年间足迹遍布500余所学校、惠及学生超10万人次,将阅读之网撒向临潼及周边地区。“焦馆长公益故事会”也成为很多学校课程表中的固定“选项”,她更被聘为“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师”。

然而,命运在2024年6月给了焦美宁沉重一击,她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疾病。但病痛并没有打倒她,治疗期间,她在病床上依然坚持读书,给病友讲故事,用故事传递温暖与力量。同年10月底完成最后一次治疗后,她不顾家人劝阻,裹着厚围巾重返绘本馆。

“孩子们发亮的眼神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2025年,焦美宁再度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她说,一方面,讲故事可以让自己忘掉病痛,另一方面,她也放不下这些孩子,只要还能讲,她就会一直讲下去。

如今,焦美宁的听众名单上又添了新成员。“现在,不仅是孩子们听我讲故事,社区老人们也特别爱听。”

今年年初,焦美宁走进社区开展“银龄阅读 心灵画卷”为主题的老年人图画书共读活动,给独居老人送去陪伴和关怀。不仅如此,焦美宁还带领临潼区近千名少年儿童在1个月的时间里挑战阅读完100本书,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坚持用10年时间做一件了不起的“小事”,这诠释着焦美宁对阅读推广的热爱,她用阅读点亮生命之光,照亮了乡村孩子前行的道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上阅读”的种子。焦美宁在2023年获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阅读榜样”表彰,2024年还先后被评为“西安好人”“陕西好人”。

(编辑:李溢涵)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