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35周早产儿命悬一线 79天守护创生命奇迹

35周早产儿命悬一线 79天守护创生命奇迹

2025-04-23 20:05:24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暖箱里,一个胎龄仅35周、体重不到4斤的早产女婴静静躺着。她的皮肤薄如蝉翼,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起伏,脆弱的生命之花在风暴中顽强绽放。每一次监护仪微小的波动,都牵动着整个医护团队的心弦。

抽丝剥茧找出真相

胎龄仅35周、体重1740克的早产女婴,出生5天即遭遇生死,让整个医护团队陷入紧张——腹胀如鼓、胃液墨绿,体温飙升至38℃,腹部X光片赫然显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更凶险的是,腰椎穿刺发现脑脊液浑浊,感染指标飙升。

血培养迟迟未报阳,但患儿的持续高热与脑脊液异常,让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马小宁团队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般的感染。患儿的主治医生马小宁分析道:“发病突然、时间短、进展快,且病情变化急剧,不足12小时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呈脓性,很可能是一种是更为特别、更加隐匿的罕见细菌感染。”团队果断启用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检测(mNGS),48小时后检验结果提示:蜡样芽孢杆菌

必须分秒必争先保命

“这种细菌感染的治疗,唯有短时间获取病原菌给予精准治疗,患儿安全康复的可能性才会更大。”马小宁解释,“越早对患儿进行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就能越快阻挡脑实质损伤和脑脓肿形成的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死亡率。”

团队立刻决定实行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双强抗感染治疗,同时启动多学科会诊。新生儿科、感染科、神经内科、药学科会诊后一致通过,同意目前联合用药方案,建议抗生素疗程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执行,其间需严密检测感染指标及脑脊液中细胞数、葡萄糖的恢复情况,严密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新生儿科副主任赵智重点强调了药物治疗的一个难点:“要重视万古霉素的使用强度。剂量不足,致抗感染效果不佳;药物过量,则可能导致全身脏器受累,引发不良后遗症。”

与耐药菌的拉锯战

即使精准控制药量以及实时动态监测,但是发病第二天,头颅MRI平扫还是提示:颞部、额部处脑脓肿形成。这表明患儿已经出现了神经系统的损伤,细菌的毒性远超医生团队的想象。

经过紧急会诊,团队研判后认为,仍要坚持抗感染治疗,并加强对抗感染用药的剂量把控。所幸,治疗效果逐渐凸显:抗感染1周,血液细菌感染指标恢复正常。抗感染4周,脑脊液渐渐恢复正常。

马小宁解释道:“由于患儿的脓肿其实处于脑实质内,所以抗生素不易直达病灶,还是有局限,因此我们结合头颅MRI情况继续延长治疗至第六周。”

但是在计划停药时,复查却发现患儿脑脊液葡萄糖数值(提示颅内细菌感染的指标之一)再次出现明显异常波动,但患儿无神经系统异常,吃奶大小便均正常,且监测血感染指标正常,结合万古霉素易耐药的特点,团队考虑:万古霉素可能耐药了。

一分钟都不能耽误。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对患儿各种脏器带来毒副作用及损害脏器的巨大压力下,团队再次陷入危机取舍,马小宁谈及当时的考虑:“我们希望能在严格监控抗生素使用剂量,把毒副作用控制在最低程度的基础上,以消除颅内病灶为目标,继续抗感染治疗。”

经过连夜讨论,团队对用药进行了调整,改用穿透血脑屏障更强的利奈唑胺,并在“临床+血液+影像学+脑脊液动态监测”多轨评估下,精准延长抗感染治疗2周。2周后,患儿脑脊液、血感染指标恢复正常,继续应用至4周,患儿血液及脑脊液指标均正常且稳定;脑电图检测:正常;复查头颅MRI平扫显示:颅内脓肿基本吸收。8周后,患儿脑脓肿逐步消退,感染指标全面归零。

79天守护创生命奇迹

79天里,医疗团队为这个脆弱的小生命量身定制了“全周期诊疗方案”:抗感染56天、影像学追踪4次、脑脊液复查6次,脑电图4次,甚至细致到出院后口服药物的剂量调整。从NEC到败血症到脑脓肿,从揪出“真凶”到鏖战耐药菌,从影像追踪到跨学科会诊,从1740g到4000g,从入院到治愈出院,他们用缜密的临床思维和近乎执拗的细致拯救了一个家庭。患儿1岁及1岁8个月随访显示:发育与同龄儿无异!所有医护人员热泪盈眶——这场硬仗,他们赢了!

回顾这个患儿的救治过程,赵智主任深有感触:“每一个早产儿都是父母的孩子,更是我们新生儿科全体医护的孩子。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每1克体重的增长、每1滴血液都关乎生死。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治病,更是要用精湛的医疗技术给孩子们一个生的承诺。”

延伸科普

警惕新生儿“隐形杀手”——蜡样芽孢杆菌脑脓肿蜡样芽孢杆菌常存在于土壤、食物中,健康人群感染后通常不会倒致全身感染,局部可有单脏器损害,但对于新生儿可造成致命威胁!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各脏器发育未成熟,机体免疫力低,一旦感染,可在数小时内引发脑膜炎、脑脓肿,如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超高!如果新生儿出现:发热、喂养困难、腹胀;嗜睡、抽搐、肌张力等异常情况,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警惕此菌感染可能,请及时转送至上一级医院就诊。

(编辑:舒悦峰)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