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终于出炉啦
宝鸡周原遗址
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可谓实至名归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现场图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种建荣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处,总面逾30平方公千米,是最大的先周文化聚落和西周都邑聚落。周原考古队近年把探索城垣结构、道路网络、池渠水系、建筑群落作为田野考古的“金钥匙”与“总开关”。通过“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2020年以来累计发掘面积5200平方米,实现了聚落考古的大突破。
周原遗址遗迹分布概况
一、完整揭露2座先周与1座战国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可确认周原遗址是先周都邑。
近年在王家嘴区域钻探发现了一片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带,南北长超过150米。王家嘴一号建筑为先周文化遗迹,由门塾、东西厢房、前堂、后室、前后庭院构成。该建筑南北总长68米,东西宽34—37米,占地面积逾2500平方米,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为确证周原为先周都邑所在地提供了关键证据。
王家嘴一号建筑
文献记载周原在战国时期的美阳,近年在周原遗址钻探发现超过30万平方米的战国时期遗址。王家嘴二号建筑年代为战国晚期,东西宽41米,南北长30米,面积超1200平方米,初步判断为干栏式大型粮仓。刘家墓地有上千座战国墓葬,且多次出土“美亭”“美阳”陶文。王家嘴至刘家一带应是战国美阳所在。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若合符节,进一步确证了周原遗址乃古公亶父迁岐之地。
王家嘴二号建筑
二、发现了建造于不同时期三座西周城垣,初步揭示了周原聚落的城垣结构,大致厘清了周原都邑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将以往零散的大型建筑、铜器窖藏、墓葬等纳入了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
通过持续田野工作,确认了周原遗址存在“宫城”、小城与大城三座西周城垣。小城和宫城均始建于商周之际,延续使用至西周晚期。大城建于西周晚期,三重城墙在西周晚期时共存。
周原遗址三座城垣
小城位于遗址西北部,东西约1480米、南北约1065米,方向352°,面积约175万平方米。以往发现的西周城址中未有规模如此之大者。
宫城位于小城北部正中,与小城共用北墙,东西约800、南北约600米,面积50万平方米。如此规模的宫城在三代宫城中屈指可数。钻探发现宫城内遍布夯土建筑,多条道路纵横交错。
宫城西北角
宫城钻探遗迹图
大城位于小城东南,涵盖了周原遗址的核心部分。东西长约2700米,南北宽约1800米,形状规整,方向352°,面积约520万平方米。大城是目前所知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城址规模之大,充分彰显了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三重城垣的形态,有别于夏商都邑,开启了东周都邑形态的先河。
三、完整揭露了大城东门和宫城南门,填补了以往西周城门发现的空白,丰富了对中国古代城门结构形制的认识。
大城东门由城台、外瓮城、南北门道、门塾、内瓮城、门内道路和建筑群等部分构成。城台南北长94.6米,宽10.5-13米,设南、北两处门道。南、北两门道之上的两条道路,在入城后会为一条,先与南北向顺城道路相交,再继续向西延伸,已钻探长度210米,宽度达30-40米。
大城东门及城内建筑
大城东门内南组建筑
大城东门内建筑复原图(西→东)
紧邻城内路南、北两侧,分别有建筑院落。南组建筑共4座,呈四合院式分布。两座建筑台基外包夯土台,形制规整,建造考究,应属官方建筑。以往在全国发现的较为完整、保存较好的西周文化建筑院落为数甚少,这两组院落是研究西周建筑及其礼制的珍贵资料。
大城西南角
宫城南门门道呈亚腰形,两侧有6.5米宽的夯土夹墙,总进深约55米、宽6—10米。门道中段最窄处和门道北端各有一块包含大量石块的夯土,判断为两道城门的地基。南部门道路面倾斜,上铺石子,存多道车辙。正对门道的南城壕原本连通,但使用不久即用夯土填堵,形成通道。夯土东西宽42、厚3.6米,其上或还有城门建筑,因被汉代路沟破坏,已不可确知。
宫城南门
宫城南门门道(南→北)
宫城南门外夯土和壕沟的关系(南→北)
宫城南门复原(南→北)
这两座城门的发掘促进了周原城市形态和西周城市发展水平的认识,提供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
四、发现一批西周甲骨文,在甲骨形制、年代、刻辞内容等方面多有新见。
宫城南门外壕沟内出土卜甲、卜骨残片213片,初步辨识出刻辞295字。这是继周原、周公庙遗址之后,发现西周甲骨文字数最多的一批。甲骨刻辞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军事战争、数字卦等多方面,历史价值重大。
甲骨出土情况(南→北)
发现西周时期的王卜辞,如刻辞有“王呼并召…”“壬子王其兽(狩)…”等。发现月相名“朏”,这是在出土文献中的首次发现,证实了相关文献记载的可信性,对于研究早期月相与历日、复原西周年代等问题有较高价值。发现了多个国族名、人名,可以与金文和传世文献互相参照。
有字卜骨
有字卜甲
凡上可见,这批新出甲骨的内容丰富,价值重大,是研究西周甲骨学与西周历史的罕见出土文献。
工作照
打包夯土块
发掘现场讨论
清理红烧土堆积
召陈大城内建筑区发掘
发掘工作人员合影
雨后刮面
专家咨询会现场合影
钻探
202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按年代早晚顺序)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